首页 > 实用范文 > 书信文书 > 倡议书 > 不燃放鞭炮倡议书汇编三篇正文

不燃放鞭炮倡议书汇编三篇

| 来源:网络整理

不燃放鞭炮倡议书(精选3篇)

不燃放鞭炮倡议书 篇1

广大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

自《xx市禁止燃放鞭炮的规定》施行三年来,在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参与下,我区鞭炮禁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天更蓝,气更清,城更美。为巩固保持我们来之不易的禁放成果,让广大市民共度一个清洁安全、文明祥和的春节,特向全体市民发出以下倡议:

一、让我们大家都来做禁放鞭炮的宣传者。全区市民利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兴传播方式作为平台,向亲朋好友宣传禁止燃放鞭炮的重要意义,宣传禁放有关规定,力争实现“禁燃禁放”理念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更多的市民朋友自觉参与到禁放鞭炮的行列,凝聚起保护环境的正能量。

二、让我们大家都来做禁放鞭炮的践行者。全区市民文明过节,从你我做起,不违规运输、储存、销售和携带鞭炮,不在禁放区域和场所违法燃放鞭炮,积极倡导移风易俗,选择安全、环保、新颖的喜庆方式欢度春节,降低燃放鞭炮造成的`环境污染,让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三、让我们大家都来做禁放鞭炮的监督者。全区市民发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抵制燃放鞭炮的自觉性,敢于对身边的燃放鞭炮行为说不,积极劝阻和抵制周边人员违法燃放鞭炮的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干净、舒心、文明的城市环境。

禁燃禁放,人人有责。真诚恳请您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不燃放鞭炮,倡导文明新风,继续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城乡建设、支持城乡发展、呵护城乡环境,共创美好明天!

春节将至,衷心祝愿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20xx年xx月xx日

不燃放鞭炮倡议书 篇2

全校老师同学们:

盼望着,盼望着,寒假来了,春节的脚步近了。

天上有多少星星眨着眼睛,地上就有多少孩子盼着春节。春节!过年!多么美好的词汇。曾经的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无不是在对春节的思念中度过。对于孩子们而言,春节意味着新衣服、无数零食、与亲戚家的同龄人疯狂玩闹、压岁钱、大碗炖肉„„等等。当然,还不能缺少了花炮。

在我的印象中,每个春节的亮点便在于烟花。零点的钟声敲响时,天空中便绽放开一朵朵美丽大花。红的也好,绿的也好,带响的,带闪的,东三朵,西三朵,连星辰也要在这份美丽下羞得躲起来。记得那时是儿时最快乐的日子,一开始放炮,便拉着妹妹到院里欢呼雀跃,一边指着天空中一朵朵大花比那个更好看,一边催着把自家的炮也拉出来比比,火光映照着我们通红的脸庞。

过年放炮仗,这个习俗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两千多年。

去年,一个新词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雾霾”。这是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一种灰蒙蒙的大雾天气。据有关部门调查,霾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其中漂浮的可吸入颗粒物会对肺黏膜造成损害,进而伤害到人体其它器官,严重时甚至造成死亡。如1952年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由于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太多,而又没风,所以在伦敦上空沉淀下来,4天内疚造成了4000多人死亡,为此引发呼吸道疾病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如今,人们开始患上“霾恐慌”,纷纷抵制污染排放大的事物。作为罪魁祸首的化工厂排放及汽车尾气遭到众人打击。春节临近,烟花爆竹又成为众人打击对象。人们开始呼吁:“禁放爆竹,呵护蓝天!”

其实日常使用的烟花爆竹所含污染物并不多,甚至不会造成什么污染。年关将至,鞭炮烟花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年货”。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一发烟花不要紧,千发万发呢?十三亿发呢?春节期间,亿万发烟花爆竹所产生的污染同样不容小觑,它能使脆弱的环境瞬间崩溃,使严重的污染再度加深。在亿万发烟花绽放的瞬间,空气质量将降到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因此,“禁放烟花”成为环保部门呼吁的口号。

虽然人们大力进行着“禁烟”运动,但过年放炮这个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习俗,是那么容易就改变的吗?也许我们无法改变全国人民的想法,但我相信,只要从我做起,少放一支烟花,多劝他人一句,总能把这个想法传遍祖国大地!

为了我们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所依赖的自然,让我们一起做到,不燃放烟花爆竹,携手呵护古城蓝天!

倡议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不燃放鞭炮倡议书 篇3

尊敬的全院职工及家属同志们:

春节好!

春节期间燃放鞭炮是中国的一个旧风俗,有上千年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今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放鞭炮已经成为浪费资源和财富、造成各类人身财产安全事故、制造空气和噪音污染的恶俗陋习。值此新年来临之际,我提议,拒绝或减少鞭炮以及各类烟花爆竹的燃放,理由如下:

一、当前燃放鞭炮的数量规模日益增加

燃放鞭炮的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时的中国人有用火烧竹子来驱赶瘟神的习俗。不过,真正意义上使用黑的火药的爆竹是在北宋之后才出现的,最早叫“爆仗”,分单响和双响。而连成串的鞭炮则出现得更晚,直到明清时期才在民间逐渐普及。

而在古代的民间,并不富裕的老百姓很少能够拿出多余的钱才来购买大量的鞭炮去燃放,顶多是一个村子、几家街坊共同买来一两挂,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这样的场景在古装电视电影中常常见到。只有少数有钱人能够买来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大放特放一通。

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老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手里的闲钱也越来越多了,于是燃放鞭炮的数量和规模都大幅提高。年长的人应该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家家户户过年时一般也就是在除夕、正月初一、破五这三天放一下,燃放的鞭炮大都是一百响、两百响的小挂鞭炮,燃放时噼噼啪啪的声音并不是很吵闹。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鞭炮的数量和规模开始激增。从五百响、一千响、两千响直至一万响。而且每个炮竹的个儿头也都大幅增长,点燃之后震耳欲聋没完没了,不仅没有节日的气氛,反而让人想起了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机。

到了今天,鞭炮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炫富露财的重要手段,你放一万响的,我就放两万响的;你放三挂,我就放六挂。从除夕到正月十五从早到晚不停燃放不说,婚礼、丧葬、生子、乔迁、开业、升职,甚至刑满出狱都要大放而特放。据统计,中国每年因制造鞭炮消耗的黑火药达到20万吨,比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几十年的总和还要多,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军库存黑的火药的两倍。

二、燃放鞭炮消耗大量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同前面所说,如此大规模的鞭炮燃放不仅消耗了大量的黑火药,更多的是制造鞭炮所用的其他资源。仅纸张一项,我国每年制造鞭炮就要消耗100万吨各类纸张,数量相当于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电子化办公节省办公用纸的总和。也就是说,我们每年苦心营造的无纸化办公环境、纸张重复利用、低碳化办公文化理念,所节省下来的纸张全都用来造鞭炮了。这里还没计算其他类型的烟花爆竹。

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制造和销售鞭炮,这还不算完。当烟花爆竹燃放完毕,留下的是一地花花绿绿的垃圾。还需要大量的投入来把这几百万吨垃圾运走处理掉,这又是一笔巨额投资。

而在鞭炮燃放的过程中,会制造出大量的烟雾,其中包括能够造成呼吸道疾病的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各类细小颗粒粉尘,以及能够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等等。试想,如果我们在提倡低碳生活、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敦促有关部门公布pm2.5污染监测数据的同时,自己却在大规模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那就显得非常荒唐了。

倡议人:

20xx年xx月xx日

46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