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合理用药:(40学时)
(一)总论:(8学时)
1、掌握常用抗生素、激素、解热止痛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知识。
2、熟悉合理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的相关基础知识。
3、熟悉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及监测上报系统流程。
4、了解注射剂、特殊剂型药物安全使用知识。
5、了解常见不合理用药现象。
6、掌握村卫生室人员的从业规范。
(二)内科合理用药(20学时)
1、掌握内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急性中毒、急诊急救用药、急性的传染病等各个系统疾病用药的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常见的毒副作用及处理。
2、熟悉内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急性中毒、急诊急救用药、急性的传染病等各种疾病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后果,各个系统疾病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三)儿科合理用药(4学时)
1、掌握为达到儿童常见疾病初级诊治而涉及到的药物使用基本原则。
2、熟悉儿童各个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熟悉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了解其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了解儿童病情变化时药物加减量、换药、停药的指征。
3、了解儿童药物代谢特点和剂量换算原则。
(四)外科合理用药(4学时)
1、掌握各种类型外伤的用药原则和方法。
2、熟悉常见外科感染(浅表感染、深部感染)的用药原则和方法;掌握常见外科特殊感染的用药原则和方法;掌握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的使用原则和方法。
3、了解各种营养制剂、特殊疾病用药的使用指征和方法。
(五)妇产科和合理用药(4学时)
1、熟悉妊娠期、哺乳期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和药物治疗总体原则;熟悉孕妇用药分级,妊娠期及哺乳期禁用和慎用的药物。
2、掌握妊娠期常见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熟悉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了解其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3、掌握妇科感染性疾病、避孕与终止妊娠等常用药物是用法、剂量,熟悉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了解其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二、重性精神病防治(4学时)
(一)熟悉农村精神病患者防治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2学时)
(二)掌握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2学时)
三、农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复习(36学时)
(一)全科医学知识(2学时)
1、掌握全科医学概念
2、掌握全科医学原则与方法
(二)医学人文(2学时)
1、熟悉医学伦理
2、熟悉农村卫生中常见的行为与心理问题
3、掌握农村卫生涉及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三)基本公共卫生(8学时)
1、掌握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2、熟悉基层常用卫生统计学知识
3、掌握常用流行病学方法
4、熟悉农村居民健康教育、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
5、掌握疾病预防与控制
6、熟悉农村环境卫生、职业卫生与食品安全
7、熟悉妇幼保健内容
(四)基本医疗(16学时)
1、熟悉和掌握农村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2、熟悉和掌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按系统)和转诊
3、熟悉常见危重症的识别与处理
(五)实践技能(8学时)
1、常见症状的鉴别能力
2、体格检查能力
3、辅助检查判断能力
4、医疗文书书写能力
5、基本医疗操作能力
6、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
7、急诊急救和转诊能力
8、慢性病管理与健康宣教能力
9、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
10、人文精神及沟通交流能力
为贯彻落实《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按照市卫生局介卫农[20__]1号文件精神,为了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素质,结合村卫生室建设步伐,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乡村医生培训目的是使乡村医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地补充和更新,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以适应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农民健康需求,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是指已取得《山西省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在村医疗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医学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转化。
三、组织与管理
张兰镇中心卫生院领导组织制定我镇乡村医生培训计划,防保科具体负责组织乡村医生参加培训、考核与登记的实施,对乡村医生培训班合格情况进行向市卫生局申报。将乡村医生培训合格作为年度考核和执业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乡村医生培训活动接受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四、内容与形式
根据《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本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制订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针对性和使用性。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注重临床实际能力的培养。
1、集中学习为主,乡村医生4月18日—28日应必须参加市卫生局组织在卫生院筹备的集中培训。
2、参加镇卫生院例会、听讲座。
3、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者可视为完成当年的培训任务。
五、培训安排和要求
1、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国家教委承认的学历教育。
2、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各种形式或各种级别的.医学学术会议。
3、鼓励乡村医生到乡卫生院、县(市)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
六、学分的考核、登记凭证
乡村医生的培训学习作为年终考核的项目,对积极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并成绩显著的个人,给予表彰。
为提高全镇村级卫生人员卫生应急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搞好全镇乡村医生专业技术水平,努力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能力,根据上级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举办一期全镇各村卫生室全体乡村医生卫生应急专业知识培训,现计划如下:
一、培训时间:
20__年4月1日计1天时间。
二、参训对象:
各村卫生室全体乡村医生。
三、培训授课人员:
乡村医生卫生应急专业知识由镇卫生院内科医生授课,根据村卫生室日常门诊卫生应急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备课,认真组织授课,做好充分准备,讲究实效。
四、培训内容:
1、溺水应该如何急救。
2、心肺复苏的方法。
3、触电如何急救。
4、农药中毒防治知识培训。
五、培训要求:
要求各村全体乡村医生按时参训,认真听讲,认真记录,培训结果测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精神,落实医改中提出的“政府重点加强对农村卫生室和村医的技术支持”的工作任务,切实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西省20__年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计划及大纲》通知要求,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新余市20__年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一)掌握基本药物使用管理有关要求,规范抗菌药物、激素的使用办法,纠正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行为,培养临床合理用药习惯,同时按照www、《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卫办发[20__]45号)的要求,规范乡村医生的从业行为。
(二)了解和掌握重性精神病防治相关知识。
(三)提高乡村医生参加农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应试能力。
二、培训对象
全市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
三、培训内容、形式及学时安排
乡村医生培训为三个项目12项内容(详见下表)。培训总学时为80学时,分为集中培训和临床培训两种形式,集中培训72学时采取理论授课或视频学习,临床培训8学时。实践技能项目由县级培训基地分批组织安排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进行。
注:合理用药、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按照厅农卫处印发《20__年江西省乡村医生重点业务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执行。
四、培训考试考核与登记
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参照继续医学教育规定,实行学分制管理。培训对象每年参加在岗教育培训活动,所获得的总学分为25学分。完成培训80学时并考试合格者,授予25学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登记培训的内容、形式、学时、考试成绩,培训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技术档案,作为其年度业务考核、执业注册与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并且,根据《江西省乡村医生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赣卫农卫发[20__]5号)文件精神,培训情况作为乡村医生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考核结果作为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发放依据。
五、培训管理
市卫生局负责对全市乡村医生培训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各县、区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辖区内培训基地的管理,负责乡医培训集中授课、安排实践技能和考试考核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卫生部、发改委等六部委《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卫人发〔20__〕131号)和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西省20__年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计划》(赣卫科教字[20__]2号)文件精神,落实医改中提出的“政府重点加强对村卫生室和村医的技术支持”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新余市20__年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以开展乡村医生全员在岗培训为手段,以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内容为重点,使乡村医生掌握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卫生适宜技术,不断充实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技术水平,促进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在基层的推广普及和规范使用。
二、培训对象
全市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
三、培训内容、形式及学时安排
20__年乡村医生培训内容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分为十个急诊急救项目(见下表)。培训总学时为54学时,分为理论和自学两种形式,理论学时40学时,自学14学时。理论学时采取集中授课方式,自学可观看教学光盘或登录江西省卫生厅网站(科技教育-医学教育-乡村医生教育)下载培训大纲及内容,教学光盘可参考20__年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急诊急救指导手册。
四、培训考试考核与登记
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实行学时制和学分制。培训对象每年参加在岗教育培训活动,所获得的总学分不低于25学分。完成集中授课培训40学时并考试合格者,授予20学分,自学完成14学时者授予5学分。按照《江西省乡村医生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对参加在岗培训的乡村医生进行全省统一考核。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技术档案,作为其年度业务考核、执业注册与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证书由省厅统一印制,乡村医生人手一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乡村医生参加在岗培训的内容、形式、学时、考试成绩等予以登记。
五、培训管理
市卫生局负责对全市乡村医生培训工作进行全程管理、监督和指导,各县区卫生主管部门要认真按照省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指导辖区内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并负责乡村医生的考核及登记工作,做到与乡医考核和注册挂钩。各培训基地具体实施乡村医生培训工作,负责乡医培训集中授课、考试及组织人员参加全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急诊急救项目的师资培训,同时要认真组织学员按照省厅提供的网络自学平台开展自学。
为了落实好村卫生站工作,促使我镇农村医药药事业的发展,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的基层医药人才队伍,紧紧抓住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巩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成果,全面落实“科技兴医”的战略目标,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大石镇卫生院乡村医生培训计划:
一、培训的目标和意义
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开展乡村医生业务培训是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预防和保健水平,建立一支“能中会西”的三级卫生网底。卫生队伍,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步伐,特别是促进医药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基础卫生网络,搞好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培训对象
大石镇所属各级卫生站的乡村医生,无论是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还是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只要是中区卫生局批准的,并颁发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村卫生站,并向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与一般诊疗服务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都必须全员准时参加相关培训及考试。(具体参培人员名单附后)
三、培训的时间安排及要求
每年培训10次,参加培训人员必须作好记录(培训签册到详见附件2),每次培训完后要进行考核,并考试合格,要求达到能掌握中西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中医药基础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技术。未达到要求的,必须补课。
四、培训内容
基本的医疗预防: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治疗、危重病人转诊、护送常识及中医药政策与法规、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药的临床运用,西医基础知识、预防医学、病案分析、临床实践、经验交流、传染病报告等方面知识。
五、具体组织实施
设立村卫生站培训领导小组(详见附件5),其参加培训人员由大石中心卫生院培训领导小组安排,并组织实施。中医方面的授课老师由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安排本院的中医主治医师及老中医给予授课,西医方面授课老师由住院部各科室主任给予授课。